91popr国产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妖精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大師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2009年07月17日 09:21 來源:光明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2009年7月11日,對于中國文化學術界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這一天,當代中國兩位學術泰斗和文化巨星任繼愈、季羨林同日辭世。新華社刊發(fā)的《讓大師的燈盞照亮未來》文章中說:從學術成就來看,就學術影響而言,或拿治學品格以論,兩位先生可謂學貫東西、享譽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實的學術巨擘、國學大師。

  在一個需要大師的國度,在一個大師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內隕落兩顆巨星,學界痛悲、舉國痛惜!

  的確,這代表了人們共同的內心的復雜感受。任繼愈、季羨林去世后,我看到了“兩顆巨星同日隕落,一個學術時代結束了”,“季羨林逝世帶走了一個時代”,“大師的背影,最后的饋贈”,“季羨林任繼愈同天辭世,大師駕鶴西去人文香火誰續(xù)”……等等這樣一些紀念、追懷這兩位文化老人的文章。人們寫到任繼愈、季羨林兩位老人東西方文化知識的淵博,理論研究的批判審辨精神,學術成就、思想影響、精神創(chuàng)造、文化貢獻,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文化和精神的價值,但更多的是寫到了他們心靈的高度,精神的信念,高尚的人格,道德的標準,生命的智慧,人生倫理的偉大實踐。

  人們贊揚任繼愈雖然文化學術成就卓著,但一生低調不圖虛名,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個最平常、普通的人,凡事親力親為、淡泊名利。任繼愈說“如果沒有社會的培養(yǎng),就沒有個人的成才。我從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能把功勞記在我自己的名下。我四十多歲的時候編《中國哲學史》,當時恰好找到我,如果找到別人,也一樣能編出來。如果我就此忘乎所以,以為我就是了不起的哲學家了,這和我的實際情況不符!比卫^愈先生一生勤奮治學,勇于創(chuàng)新,始終站在學術研究的最前沿,他提倡沉潛篤實的學風,主張在學術上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有幾分把握說幾分話,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叭逭咧L道家之骨從來學人本色,中華大典佛教大藏畢生文化傳燈”,是對任繼愈文化人格和文化貢獻的最好的寫照和概括。

  季老嚴謹勤奮治學,是老一代學者中碩果僅存的幾個大儒之一,他的學問、人品都是一流的,達到很高的人生境界。其實,正像很多人的感受一樣,我們尊敬和愛戴季老,絕不僅僅是因為他那高山仰止的文化學術成就;他真正的學術貢獻和所研究的近乎絕學的學問并非普通人所能走近,人們之所以喜歡他、從內心親近他并對他依依不舍,是因為他是一位褪去了所有裝飾華彩的樸素的長者,一位用仁愛溫暖世人并用道德人品給我們以光亮的謙遜的智者。人們評價他是現(xiàn)代的專業(yè)性的學者人格和中國傳統(tǒng)的儒者人格的完美的結合,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以來一直以其高遠的思考和純粹的人格影響我們的文化重要人物。

  任老、季老,他們的生活風格,文化人格,道德追求,品性美德,精神信念,靈魂的內在態(tài)度,這種知識分子、文化人應該擁有的共同的心靈,應該具有的有普遍意義的生命原則,可以說是代表著我們文化的本質、良知和精神,是當今中國文化界、學界越來越稀缺的一種文化的、精神的財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看到了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正在缺失了的這些寶貴的東西,而當文化圈、學術圈炒作、功利、浮躁、抄襲、剽竊日益成為流弊以至幾成痼疾,當一些文化人、知識分子追逐名利欲望,盛行商業(yè)交易,出賣良知和道德,已成為他們的人格特征,行為模式,通用原則時,我們更覺這兩位文化大師對價值、理想、精神、信念的執(zhí)著和堅守的難得和可貴,我們更應該強調和珍惜他們文化的、精神的、人格的、道德的、生命的品質和境界,對這個社會、時代的精神意義,對文化人、知識分子的教育和影響。

  大師的文化精神風范,是巍峨高山,令人仰止,從這些文化老人身上,我們懂得了什么是文化追求,什么是精神信念,什么是高尚的人格,什么是偉大道德的標準,什么是人生的價值,什么是對完善和完美的實現(xiàn),什么是真正的善生活……任繼愈季羨林兩位先生的生命雖然逝去了,但他們的文化精神不死,說其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毫不為過,他們身上生命和文化的力量,他們憑借他們的天性、語言和行動,打動我們,開闊了我們的心胸,喚起了我們內在靈魂向著高尚的追求,把我們提升到從來沒有過的高度……

  袁躍興

【編輯:張中江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