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一二三区,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新民晚報:杜絕虛假藥品廣告關鍵在源頭
2009年05月27日 16:27 來源:新民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請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和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并答記者問。新司法解釋規(guī)定,媒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仍為其刊登假藥廣告,將被以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罪的共犯追究刑責。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的犯罪分子提供幫助或者方便條件的行為,例如郵寄、廣告行為等,將以共犯論處。

  長期以來,泛濫的虛假醫(yī)藥廣告讓老百姓真假難辨,深受其害。對于那些“明知”他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卻仍為其提供廣告宣傳的行為,以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罪的共犯追究刑責,會深得人心。但是,對于如何判斷媒體“應知”他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進而追究刑責,卻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囿于專業(yè)的原因,不論是媒體還是明星,或者廣告的經營者、發(fā)布者,恐怕對廣告藥品的質量都不敢做到百分百的保證,因為他們不可能也沒能力,對所有產品的質量進行實質性的完全檢測。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媒體,它對藥品廣告履行的應當是“形式審查”義務,而非“實質審查”義務。媒體要做的是,對自己所要刊登的廣告,要從生產者是否正規(guī)、廣告是否經過審批、內容是否合法、廣告形式是否規(guī)范等方面,進行審查;而對具體產品的質量,媒體沒權利進行審查。明星代言時的情況也一樣。因此,筆者認為,對如何構成“應當知道”他人生產、銷售假藥、劣藥進而構成共犯,法律有必要予以進一步的明確,將“應當知道”的情形和具體表現(xiàn),限定在媒體怠于履行“形式審查”的范圍之內。

  在我看來,要杜絕虛假藥品廣告,關鍵是要控制源頭,加重廣告主的法律責任,讓他們不敢做虛假藥品的廣告。然而,在加重廣告主的法律責任方面,我國法律做得還不夠。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fā)布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比欢,在實踐中違法做虛假藥品廣告者眾,因此被判刑和處罰者少,而且刑法規(guī)定的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也難以與成千上萬受害人的財產與人身損失劃等號。過輕的刑期使刑法在違法廣告上失去了應有的震懾力。

  在民事方面,《廣告法》雖規(guī)定,違法廣告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停止發(fā)布、沒收非法所得、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以消除影響,還有處以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等等。然而,與利潤相比,這個“成本”并不算高,廣告費一至五倍的罰款對于違法廣告的受益人來說,有如“小菜一碟”。而且這筆錢早就加到成本里了,由消費者埋單,“羊毛出在羊身上”,顯然不可能起到應有的制約作用。(孫瑞灼)

【編輯:朱鵬英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