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1区2区3区,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大公報:校長推薦制從簡才明智 應傾向怪才偏才
2009年11月26日 14:2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wǎng)11月26日電 香港大公報26日刊發(fā)署名黃燕的文章評論北京大學的校長推薦升學制度,該文認為這項改革不能把問題復雜化,應從簡。改革越簡明,問題就越少,改革的成功率就越高,且校長推薦制度應向“怪才”或“偏才”傾斜。

  文章摘錄如下:

  北京大學即將實行自主招生,它最近推出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上北大”的制度,迄今為止已引發(fā)兩次激辯。該制度規(guī)定,被推薦的學生,在通過北大專家審核后,將免筆試并直接進入自主招生面試,面試合格后,高考錄取時可享受降30分的優(yōu)惠。

  “校長推薦制”本身便引發(fā)爭議,認為會滋生新的教育腐敗。如果校長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他很可能在推薦學生時會“以次充好”,這無疑對許多優(yōu)秀學生不公。

  引發(fā)二次爭論的,則源于北大近日公布的全國39所獲得推薦資格的中學名單。其最大的問題還是不公,主要是對未進入該名單的眾多中學及其優(yōu)秀學生不公,而且大學選拔優(yōu)秀學生的范圍也狹窄。

  筆者認為,這項改革莫把問題復雜化,應從簡。改革越簡明,問題就越少,改革的成功率就越高。筆者的建言獻策是,“校長推薦制”可面向全國各類有資質的中學(無論是公立中學還是私立中學),只要是國家稀缺的、具有成為頂尖級人才潛力的可造之才,都可由中學校長推薦給北大。北大可依據(jù)國家之需和市場之需來確定并公布選拔標準。但標準不應過細。標準的核心應是,被推薦者必為國家稀缺的人才,以此引導人才價值取向。例如,中國目前急需中英文俱佳的優(yōu)秀作家,以實現(xiàn)讓優(yōu)秀文化作品走出國門的夢想。對此,對于中英文俱佳、小有名氣的“學生作家”,就有資格被推薦給北大。

  被推薦的學生無非分兩類,一類是綜合知識能力全面的優(yōu)秀學生。其實這類學生無需被推薦,因為他們的考試成績包括高考成績始終會名列前茅,即便不被推薦,也能考上名校。第二類學生才是需要被推薦的,就是只在某個領域才華出眾、其它方面則成績平平的“怪才”或“偏才”。他們如果不被發(fā)現(xiàn)和推薦,很可能會因高考成績不佳而失去讀名;蜃x大學的機會。一個很可能會成為國家頂尖級專家的人才就這樣被埋沒了。因此當務之急是,我們應以發(fā)現(xiàn)、推薦和降低入學門坎的方式來扶持和培養(yǎng)有發(fā)展前途的“怪才”或“偏才”,尤其當他們是稀缺人才的時候。校長推薦制度應向他們傾斜。

  “怪才”或“偏才”或稀缺人才被名校破格錄取的例子近年來已很多見,表明教改創(chuàng)新的方向是正確的。如,一位只有高中文化的三輪車夫,因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很有造詣,經專家推薦,被上海名校破格錄取為博士生;一位小有名氣的“美女作家”,雖然高考成績未過清華錄取線,最終還是被清華破格錄取。著名畫家陳丹青在清華美院執(zhí)教五年后自動辭職,原因就是對高等教育制度不滿。他想要的學生,雖然很有繪畫天賦,但因英語成績不佳而被拒之門外。這就表明,降低“偏才”的入學門坎,應被納入教改內容。

  中國高等教育制度已嚴重滯后多年,現(xiàn)在急需大膽創(chuàng)新。我們完全可以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修正和完善這個制度!靶iL推薦制”只要從簡,問題即可由復雜變簡單。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