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科院院士劉振興:中國進行火星探測要跨四大步

2003年06月15日 14:26

  中新網6月15日電 隨著火星探測的重新升溫,空間大國間新一輪的競爭又悄然拉開了序幕。作為空間大國的中國,在21世紀深空探測領域的前景如何?這是很令人關注的。據科學時報報道,對此,記者訪問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振興。

  劉振興認為,21世紀將是科學突飛猛進的新時代,人類認識和征服宇宙的能力將有新的飛躍。行星探索及開發(fā)利用的目標將集中在火星?臻g探測及對空間的開發(fā)和利用,是反 映一個國家高新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目前世界上各空間大國,都在積極制訂探測火星的宏偉計劃。因此開展火星探測研究,對于我國的科學、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我國在深空探測方面還是一個空白,但作為一個具有航天技術的大國,我國有能力、有基礎來填補這個空白,使我國在深空探測中獲得自己應有的位置,以便進行平等的國際合作交流,共同發(fā)展。

  劉振興介紹: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就開展了火星探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并列為“863”計劃“行星探測”課題,主要調查了國外火星探測器的發(fā)展,總結了國外火星探測已取得的科學成果,提出了我國初期火星探測的科學目標和粗略的探測器方案設想。

  劉振興強調,發(fā)展我國的火星探測,應系統(tǒng)了解國際上火星探測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總結我國在航天技術和空間探測方面的經驗教訓,對一些技術難題進行攻關,立足國情,充分發(fā)揮現有優(yōu)勢。我們不能完全重復國外已做過的事情,要充分發(fā)揮我國科學技術人員的才智,在科學思想和技術方案等方面力求有自己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我國的火星探測應體現力求創(chuàng)新、提高起點和跨越發(fā)展的指導思想。

  劉振興指出,火星探測計劃應與當前實施的“嫦娥”月球探測工程相配合,盡量利用月球探測發(fā)展起來的技術條件和基礎。同時,還要考慮火星的要求,加強預研,迅速推動我國在深空探測方面的發(fā)展。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條件,以及近來國際的火星探測發(fā)展,劉振興認為我國的火星探測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相結合的原則。他認為我國火星探測的整體規(guī)劃初步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為我國探測火星做必要的準備工作。進行國際合作,開展火星環(huán)境研究,提出先進的探測目標和項目,根據探測目標的要求,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研究關鍵技術問題。第二階段主要是發(fā)射環(huán)繞火星的衛(wèi)星,探測火星的環(huán)境(包括火星磁層、電離層和大氣),遙測火星表面的物理化學特性,為軟著陸作準備。第三階段主要是發(fā)射火星軟著陸登陸器,試驗著陸技術,發(fā)展火星漫游車、火星機器人,探測火星地理環(huán)境和氣象條件,為在火星上建立觀測站作準備。第四階段主要是在火星上建立觀測站,探測火星內部結構、火星的礦物特性和氣象;用機械手采集火星巖石樣品;發(fā)展地球-火星往返式飛船,建立由機器人照料的火星基地,為以后載人火星飛行和有人觀測基地的建立奠定基礎。

  劉振興最后指出,從國際上看,火星探測的發(fā)展趨勢是開展國際合作,這是節(jié)省經費、提高水平和縮短研制周期的重要途徑。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開展了行星的探測工作,并加入到國際火星開發(fā)的行列中來。我國作為一個空間大國,進行火星探測開發(fā)及國際合作的工作是必要和急迫的。這是由于火星探測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科學技術工程,是當今航天技術的前沿,它將帶動新型的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并可以提高我國在航天領域和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編輯:宋方燦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