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nèi)檢索
頻 道: 首 頁 | 新 聞 | 國 際 | 財 經(jīng) | 體 育 | 文 娛 | 臺 灣 | 華 人 | 科 教 | 圖 片 |圖片庫
時 尚 | 汽 車 | 房 產(chǎn) | 視 頻 |精品商城|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 |專 稿| 出 版|廣告服務(wù) |心路網(wǎng)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nèi)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招聘會上演“良民證”鬧劇 彰顯國恥教育的缺位

2004年08月27日 09:48

  中新網(wǎng)8月27日電 8月24日的瀟湘晨報報道說,在湖南省展覽館舉行的一個專場招聘會上,日本侵略者曾經(jīng)用過的帶有恥辱色彩的“良民證”這一稱呼,竟出現(xiàn)在招聘會場,并成為某公司錄用員工的必須證件之一。

  今天的中國青年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如此情狀,彰顯國恥教育的缺位,實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尷尬。

  八年被侵略的歷史,對國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恥辱。因而,異域強寇曾經(jīng)強行發(fā)放的“良民證”,使這個詞語具有了特殊的含義,起碼在目前,仍然不只是字面意思那樣簡單——這是國恥的象征。正因此,很多求職者表示了憤慨。

  但該公司人事主管姚某辯稱,“良民證”的含義是指“良好市民證”,“并不知道當(dāng)年日本侵略者曾使用過這個字眼,不知道這是一個在千千萬萬國人心中留下傷痕的詞語”。另悉,在招聘會現(xiàn)場,一部分求職者也稱不太了解這段歷史,對“良民證”一說沒什么感覺。

  對姚某等人的行為當(dāng)然應(yīng)予斥責(zé),但單純的斥責(zé)未免失之情緒化。文章認為:如此情狀,彰顯出國恥教育的缺位,實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尷尬。

  愛國主義是一種最深厚的民族情感,這一情感,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國榮意識與國恥意識。所謂“國榮意識”,就是通過了解民族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輝煌,激發(fā)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國恥意識”,則是通過對民族發(fā)展歷史中落后挨打受欺辱的羞恥體味,激起的憂患之心,以及通過這種憂患之心激起強烈斗志。

  文章說,“良民證”鬧劇表明,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尚有明顯的缺憾之處?谷諔(zhàn)爭過去不足60年,一些年輕人便淡忘了那段恥辱的歷史,誰之過?

  相比國榮意識教育,文章認為國恥意識的教育其實更為重要。通過國榮意識教育,讓每位國人充滿自信固然必要,但只是自信而不知自恥,這種自信便是盲目的,是一種危險的“自大”。只有通過充分的國恥教育,才能在每位國人心中埋下自強不息的種子,激勵人們發(fā)憤圖強,即便遭遇危難時刻,以哀兵之師,亦定可挽大廈于將傾。最充分最成功的愛國,首先應(yīng)是不讓國恥重演,并盡可能地洗刷國恥。所以,圍繞國恥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才是最到位的。(郭之純)


 
編輯:李淑國
 :::相關(guān)報道:::  
“三·一八國恥日” 深圳“中英街”長鳴警鐘 (2004-03-19)
今天上午深圳中英街上空警鐘長鳴 警示銘記國恥 (2004-03-18)
勿忘國恥勵志圖強 300人祭奠寧波鼠疫遇難同胞 (2003-10-28)
明天是9·18事變72周年 國恥日沈陽將鳴警報3分鐘 (2003-09-17)
一劇團拿國恥賺錢 欲演日軍侵華丑行真人秀惹眾怒 (2002-12-31)
勿忘“9.18”國恥 湖南人大代表倡議夜鳴警報 (2002-09-19)
勿忘國恥 200多學(xué)生在抗戰(zhàn)紀念館進行成人宣誓 (2002-09-18)
提醒國人牢記國恥 退休工人騎三輪車獨行全國 (2002-09-16)


【招 商 信 息】

幾代人受益的好項目

 
  打印稿件
 
 

關(guān)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wù)】-廣告服務(wù)-【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