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九九这里只有精品,域名停靠app大全下载网站入口2,久久最新地址精品99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六一關注城市留守兒童:別讓他們留守又“流淚”
2010年06月01日 15:04 來源:東南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僅北師大海滄附屬學校,初一初二“留守”比例就達16%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在這個屬于孩子們的節(jié)日里,爸爸媽媽本應陪著他們一起度過。不過,有一群孩子,由于只身在廈門讀書,爸媽在外地工作,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他們的身邊很少有父母的身影。

  這群孩子,他們有一個相同的稱呼——— “留守兒童”。早幾年,大量農(nóng)民工涌入城市,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備受關注。不過,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城市里的留守兒童。

  深夜時獨自窩在床上哭

  陳明(化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初二學生。6歲那年,父母在海滄生活區(qū)買了房,把他送到廈門讀書。從此,他開始了與父母分開八年的求學生涯。

  “父母不在身邊,小學一年級時沒啥感覺?傻搅硕昙墸杏X很奇怪,到了三四年級,整個人變得叛逆,成績也一落千丈!标惷髡f,二年級時,他突然覺得:“為什么我的父母沒跟我在一起,而其他孩子都有父母陪著?”

  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他都寄在托管機構,碰到晚上只有他一個學生時,他就很害怕。因為怕黑,在夜深人靜時,躺在床上,他經(jīng)常一個人偷偷地哭。

  由于在廈買房,陳明父母的負擔很大。最初幾年,父母好幾個月才來廈門一趟。這幾年家庭經(jīng)濟好多了,父母來的次數(shù)也多了,不過,陳明明顯感到,雖然父母盡量和他親近,但他總覺很別扭,本能地排斥,因為他已習慣一個人生活。

  一個數(shù)字,陳明記得很清楚。從小到大,學校開了20次家長會,父母只來過3次。

  對于小學的那次成績下降,陳明把原因歸結為父母不在身邊!拔耶敃r想,如果父母在身邊,我就可以不用管洗衣做飯這些瑣事,學習肯定會更好。”

  一兩年才和父母聚一次

  鄭斌(化名)今年上初一,前幾天,父母從國外來廈看他,還帶他在省內(nèi)玩了一趟。鄭斌玩得特別開心,雖然父母忘了送他兒童節(jié)禮物。

  不過,這種與父母在一起的機會非常難得。鄭斌是福建龍巖人,在廈門讀書,寄讀在舅舅家,父母則在國外做生意,一兩年才能和父母見一面。平時,父母與鄭斌聯(lián)系很少,而唯一的聯(lián)系也只是一周一次的網(wǎng)絡視頻聊天。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鄭斌就開始在廈門讀書。“遇到困難時,會想爸爸媽媽,其他時候不想!编嵄笳f,平時有什么心事,他會和同學說,但幾乎不和父母說。每年的生日,爸爸媽媽也會打電話問候,但很少寄禮物。鄭斌的玩具很少,他給記者的答復是:“他不喜歡玩具!

  鄭斌說,每次開家長會,爸爸媽媽從來沒在場,每次都是舅舅來開,他多少覺得有些失落。采訪中,鄭斌極力表現(xiàn)出父母在不在身邊都無所謂的樣子。但是當身旁的同學說“他父母一兩年才來見他一次”時,鄭斌低下了頭,很久都沒說一句話。

  專家解讀

  禮物不重要溝通最重要

  在陳明看來,像他這樣的留守兒童,父母要對這些孩子多一些包容,多理解一下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自我約束力比較弱,難免會犯錯,父母要多包容。此外,小學三四年級,正是一個孩子從小孩到“青春期”的一個過渡期,很容易學壞,父母要多關心多照顧。

  北師大海滄附校團委書記宋昊芳告訴記者,近年來,留守學生比例逐年升高。這些孩子的性格各式各樣,有些很樂觀開朗,但有些很沉默,這些孩子性格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與父母跟他們的溝通情況有關。

  宋昊芳說,一些孩子與父母溝通得很好,“留守”這段經(jīng)歷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鍛煉了生活自理能力。但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與父母溝通少,他們會變得話少,對很多事情無所謂,人也變得內(nèi)向。

  在宋昊芳看來,初一初二正處于青春期,父母就算沒和孩子在一起,平時也要多注意溝通。

  此外,宋昊芳認為,隨著這個群體人數(shù)的逐年提升,作為學校,應在開學初做一下摸底調(diào)查,了解哪一些學生是留守學生,從學校的層面,盡力讓家長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讓孩子體會到學校的關心。

  數(shù)據(jù)

  據(jù)記者調(diào)查,目前在廈門,城市留守兒童群體龐大。單以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為例,初一、初二年級520名學生中,就有83人是“留守兒童”,比例高達16%。

  北師大海滄附校還專門針對該校初一、初二年級的留守學生做了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83份,回收83份。調(diào)查問卷顯示,在“你和誰生活在一起?”這一問題上,高達42.2%的學生是在托管班,30.1%與祖(外)父母住一起,16.9%與親戚,還有10.8%的學生自己住。而在被問及與所住的人發(fā)生矛盾時,50.6%的學生選擇“悶不吭聲”,只有13.3%的學生會向父母訴苦。

  問卷顯示,平時遇到困難,45.8%的學生會求助同學,30.1%的自己解決,16.9%的會求助老師,7.2%求助親戚。

  一個數(shù)據(jù)值得關注。在“你父母外出,你想不想和他們住一起?”這一問題上,初一初二學生的回答差別很大。初一學生,53.7%的會想;而初二學生,高達54.8%選擇“無所謂”。(記者 沈曉麗)

參與互動(0)
【編輯:劉羨】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