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nèi)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京華季風:北京“老外”們的中秋

2006年10月06日 22:45

  中新社北京十月六日電 題:“老外”們的中秋

  中新社記者 沈嘉

  在北京麥子店社區(qū),馬克西姆夫婦和四歲的小兒子滿手面粉,迎接他們在中國闔家度過的第一個中秋。

  六號下午,他們和另一些外籍居民一起,在中國鄰居的幫助下學做月餅。一個多小時后,他們滿意地打量起自己的戰(zhàn)果:一桌包括形似餃子、豆包、米老鼠等風格各異的“餡餅”。

  作為一家法國駐京葡萄酒企業(yè)主管,馬克西姆在三年前吃過一次秘書送來的月餅,“那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國的‘中秋’,人們要吃一種很甜的點心!焙髞,月餅沒有拴住馬克西姆的胃,但是這個節(jié)日濃厚的氛圍卻拴住了他的心。

  “和一個國家做生意、打交道,入鄉(xiāng)隨俗是很重要的!瘪R克西姆的漢語很流利,“不僅是語言能夠溝通,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融入。”

  今年中秋正好趕上公司放假,馬克西姆就讓妻子和他的“老泰山”(岳父)來北京旅游!敖裢砦覀冇喠巳鄣碌娘,準備好好‘撮’一頓。”他同時向他的中國鄰居建議,吃月餅時佐以紅酒,“酒是餐桌上的太陽,你們也許會喜歡嘗試一下我們的過節(jié)方式!

  在日趨開放的北京,不僅許多經(jīng)商人士來此長期居住,一些從事文化教育的外籍人士也不斷增多。北京CBD一家國際學校的小學部主任戴維斯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學生們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我的學生們在放假前剛剛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他們自編自演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童話劇。”戴維斯說,“他們需要得到充分的中國文化體驗,包括每周接受不少于五課時的中文課程訓練,以及了解現(xiàn)代中國的各種生活和文化習俗。”

  “我的學生們很樂意接觸中國的各種新鮮知識和文化。”戴維斯說,“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我似乎看到許多中國父母愿意花大量的錢讓孩子學英語、學西洋音樂,卻忽視了讓他們學習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

  戴維斯說,“我聽說中國最近把中秋列為國家的文化遺產(chǎn),這很好。年輕人需要的不是各種口味的月餅和有關文化的說教,他們需要充滿詩意和人情味的生活。中國的中秋如此美好,它有關月亮,有關女人(嫦娥)和男人(吳剛)。最重要的,這是個家庭的日子,一家人要在一起分享他們的收獲和快樂。我肯定中國的年輕人會把這樣美好的節(jié)日繼承下來!


 
編輯:陶光雄】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shù)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shù)研討會
- 國產(chǎn)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