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體育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誰締造了劉翔奇跡?

2004年09月07日 09:08


    雅典奧運會男子一百一十米欄比賽中,中國選手劉翔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奧運會紀錄。中新社記者:毛建軍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誰締造了劉翔奇跡?這是中國運動員的奇跡,也是一個神奇教練,利用科學的方法創(chuàng)造的訓練奇跡-本刊記者/秦新安何曉鵬(發(fā)自上海)

  在劉翔歷史性地取得110米欄奧運冠軍后,《今日美國》稱,“他(劉翔)的技術(shù)水平令所有美國跨欄運動員自嘆弗如”。劉翔靠精確的跨欄技術(shù)贏得了這個靠力量和速度稱雄的項目。奇跡的制造者是劉翔的“師傅”孫海平。1999年孫海平在長期研究跨欄的基礎(chǔ)上提出“跨欄新思維”,正是這個全新的科學的訓練方法使劉翔在短短1年間晉身世界第四,5年后摘下奧運金牌。

  慧眼看中天才少年

  做為孫海平惟一的副手,劉翔的兩個師傅之一,盛越銘對劉翔了如指掌。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劉翔在剛進隊時表現(xiàn)很差,尤其是跨欄動作,歪歪斜斜,停停頓頓,隊友甚至拿這些逗他開玩笑。只有孫海平慧眼獨具,他注意到劉翔的先天條件非常好——足弓深,彈跳力強;大腳趾比其他足指長許多,有利于力量的集中;再加上跑步的節(jié)奏感非常好。這一切都讓孫海平感覺到,劉翔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短跨人才。

  孫海平選材的經(jīng)驗是,跨欄技術(shù)不會——可以學,韌帶不松——可以拉,惟獨跑步的節(jié)奏感和踝關(guān)節(jié)力量,必須要先天出色,因為后天可能改變的幅度非常小。劉翔恰好具備了這些優(yōu)點。

  按劉翔的叫法,孫海平不是教練,而是“師傅”。當初,正因為這位“師傅”的堅持,矮小單薄的劉翔才得以留在少體校。

  除了生理條件,運動員的悟性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樣一個動作,別人要練很多遍。而教給劉翔的動作,他只要練對一次,就能記住要領(lǐng)。劉翔的隊友告訴記者,雖然大家同樣用功,但劉翔練得并不辛苦,甚至比別人更輕松。這讓他們不得不嘆服。

  科學方法沖破亞洲人禁區(qū)

  孫海平本是上海體院的一位短跨運動員,退役后改當教練。雖是運動員出身,孫海平和其他教練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憑經(jīng)驗用自己當年訓練的老一套帶徒弟,而是不斷揣摩世界最新的跨欄技術(shù)。在田壇浸淫多年的孫海平深深明白,要想使劉翔跨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不能和歐美運動拼力量和體能,必須在現(xiàn)有先天條件的基礎(chǔ)上,通過技術(shù)上的改進挖掘潛力。

  1999年9月,也就是劉翔進隊半年后,孫海平被派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學習。那里有兩位被稱為英雄的著名教練:籃球教練巴比耐特和游泳教練康西爾曼。兩人的訓練方法給了他很大啟發(fā)——即掌握了科學訓練這把鑰匙,就能在訓練上獲得成功。

  不久后,孫海平又親眼目睹了阿蘭·約翰遜的訓練,并把過程完整地拍攝了下來。回來后,孫海平一遍一遍地研究這些資料。在阿蘭·約翰遜身上,孫海平發(fā)現(xiàn)了黑人運動員下肢有力的關(guān)鍵原因——他們的腿型形如胡蘿卜,髖部是對徑賽能力貢獻最大的部位,堪稱其運動的“發(fā)動機”。

  于是,孫海平潛心設(shè)計了幾套增強髖部力量的專項練習,并以此為原動力來帶動其他部位力量的發(fā)展,F(xiàn)在劉翔的幾個師兄,每周僅練一次小負荷的杠鈴力量,效果卻比以往每周兩次以上大負荷訓練效果都好。盛越銘向《新聞周刊》記者透露,孫海平的訓練重點有兩方面,即練身體(肌肉)和練技術(shù)。

  人的肌肉纖維就好比橡皮筋,彈性越大,其收縮力就越強,運動起來速度就越快。黑人的速度之所以快,首要原因就是其肌肉纖維比其他人種長。孫海平為改造運動員的肌肉系統(tǒng),達到延長其肌肉纖維的目的,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比方為了訓練劉翔的肌肉和技術(shù),教練經(jīng)常對劉翔進行對抗式訓練。如為了強化跨欄能力,劉翔以仰臥姿勢,雙腿繃直,用力往上抬升,而兩個教練則掰住其雙腿,用力向下壓,節(jié)奏由慢到快。這種訓練方法,最累的不是運動員而是教練。盛越銘和孫海平都有過肌肉拉傷的經(jīng)歷。

  延長肌肉纖維只是打基礎(chǔ),比它更重要的,是提高神經(jīng)的反應(yīng)速度。只有神經(jīng)反應(yīng)快了,才能指揮肌肉收縮加快。而這也是劉翔訓練內(nèi)容的核心。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著重解決了跨欄步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過欄動作的快速問題。在這次奧運會決賽中,獲得銀牌的特拉梅爾就說,劉翔的節(jié)奏太好了。通過電視慢鏡人們也可發(fā)現(xiàn),劉翔每次過欄,高度都剛好比欄架稍高一點,有兩次是擦著欄架過,這樣既不會絆倒欄架,也不會在空中耽誤過多時間。對這一點,很多國外教練都紛紛稱道,認為劉翔關(guān)鍵是贏在技術(shù)。

  有報道說,劉翔是中國奧運金牌得主中惟一從未受過傷的人,這對一個職業(yè)運動員來講堪稱奇跡。孫海平一貫對運動員傷病問題非常重視。在劉翔漸漸出成績時,孫海平曾對有關(guān)領(lǐng)導表示,必須關(guān)注運動員的比賽壓力和訓練強度,不能只為了一兩場大賽的輸贏而不顧運動員的身體和運動壽命。這也有了媒體稱“孫海平把劉翔當熊貓一樣看護”的說法。

  以賽帶練讓他像“一只好斗的蟋蟀”

  在這次奧運會,人們看到賽場上的劉翔始終輕松、自信,與他身旁的選手的緊張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一個年僅21歲的青年,面臨可能改寫歷史的人生機遇,有如此良好的心里素質(zhì)?有人說劉翔性格就是樂觀,開朗。但業(yè)內(nèi)人士都清楚,平時的樂觀與賽場上的自信是很難劃等號的,尤其是在這樣重大的比賽上。而劉翔之所以會在賽場上舉重若輕,除了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賽型選手外,更離不開孫海平教練的以賽帶練策略。

  以賽帶練,不是代替訓練,而是通過比賽帶動選手的訓練。劉翔自言他第一次到國外參賽時,看到的外國選手個個比他強壯,緊張得想笑一下都笑不出來,臉上的肌肉都是扭曲的。正是孫海平這兩年來不斷帶他參加各種比賽,才使他克服恐懼與緊張。如今的他一上賽場,用盛越銘的話來說,“就像一只好斗的蟋蟀”。

  盛越銘介紹,劉翔在去年一共參加了21場國際比賽,有一次在18天內(nèi)連續(xù)比了6場,密度與強度達到歷史空前。在這些比賽中,取得了具有突破意義的巴黎世錦賽男子110米欄銅牌,這極大地鼓舞了他的士氣。緊接著在今年的大阪田徑大獎賽上,劉翔戰(zhàn)勝阿蘭·約翰遜奪得冠軍,同時刷新了室外110米欄亞洲紀錄。劉翔正是在這一系列國際大賽中,一步步積累經(jīng)驗和信心,同時一步步提高自己成績的。

  據(jù)了解,直到今天,國內(nèi)大多數(shù)田徑教練還是把參賽目標定在每年兩次的國內(nèi)賽事上,訓練安排也是圍繞這兩次賽事來進行。這種做法嚴重阻礙了運動水平的提高。孫海平對此很不以為然。他在認真觀察世界田壇發(fā)展趨勢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以賽帶練的想法,如今這個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別的教練怕運動員缺乏自信,孫海平卻怕自己的弟子自信過頭。奧運會決賽頭一天,盛越銘在接受上海媒體采訪時曾說,劉翔拿金牌的把握很大,因為在北京測試時,多次測出13秒以內(nèi)的成績。但劉翔賽后接受采訪時卻說,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因為他從沒跑進過13秒。對此盛越銘解釋——那是孫海平故意瞞著他的。

  因為劉翔特別好強,每次跑出好成績,他都會記在訓練日記上,還要洋洋自得地加上“哈哈”、“good”、“very good”這樣的感嘆。孫海平怕他驕傲,平時訓練便準備了兩筆帳——一般情況的成績記在本子前面,特別好的都寫到了本子后面。

 
編輯:陸海心】
:::相 關(guān) 報 道:::
·中國新聞周刊:男孩劉翔這樣長大 (2004-09-07)
·媒體見面會劉翔吐苦水:我很久沒好好睡覺 (2004-09-05)
·劉翔:賽前根本沒想過能拿金牌 (2004-09-04)
相關(guān)專題:后奧運時代的“翔飛人”
專題網(wǎng)站:2004雅典奧運會

  打印稿件
 
:站內(nèi)檢索:
關(guān)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wù)】-廣告服務(wù)-【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