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油價改革之路仍然很長 市場化是下一步目標

2006年09月29日 14:13

    中石化高層提出的“原油成本法”能夠解決高油價導致的利益扭曲,但隨后新的問題又會產生,中國的油價改革之路仍然很長。 中新社發(fā) 石立飛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9月29日電 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在3月底起步后,經過兩次小步前進,目前已經接近階段性目標,中石化高層提出的“原油成本法”能夠解決高油價導致的利益扭曲,但隨后新的問題又會產生,中國的油價改革之路仍然很長。

  今年初,此間觀察家曾指出,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國際油價可能會處于一年中比較低的水平,這將是改革方案借市場之力擇機推出的好時機。事實上,決策部門在國際油價驟降20%之后的第四季度,已經比年初更有把握實現改革的階段性目標。

  從日前中石化高層的表態(tài)可以看出,油價改革的階段性目標是消除國內煉油板塊的政策性虧損。具體做法是引入“原油成本法”,即在原油及煉油成本基礎上加適當利潤從而形成成品油價格。

  據測算,如果新的“原油成本法”現在可以推出,與目前中石化執(zhí)行的成品油出廠價57~58美元相比,中石化成品油出廠價仍比新的“原油成本法”的定價每噸低900~1300元人民幣,更比國際成品油價格每噸低2000~2500元。

  中石化高層認為“原油成本法”可實現雙贏,一方面可使國內煉油板塊不虧損,另一方面可保障消費者不會成為國際成品油高價轉嫁的對象。

  事實上,這個思路在3月底的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中已表達得很清楚。石油產業(yè)鏈、下游消費者以及政府決策部門之間也試圖借此建立一個新的平衡:解決煉油板塊虧損問題,下游消費者則要為此支付更高的成本,但同時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yè)將會得到政府的補貼,而政府從產生高額利潤的石油行業(yè)上游征收特別收益金。

  不過,這個階段性目標是“解決問題”式的政策,所解決的問題是高油價而導致的利益扭曲。但解決問題的同時又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

  首先是原油進口成本問題。如何盡可能地降低采購成本是個問題,盡管原油進口成本的降低可以搭上人民幣升值的順風車,盡管中石化稱該公司實現平均采購價格低于市價,去年因此節(jié)約22億美元,但與國際大石油公司相比又如何呢?

  煉油成本的降低是始終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另外,多少利潤才算是“合理”呢?合理的壟斷利潤是否會降低煉油企業(yè)的競爭力呢?這些依然是問題。

  所以,市場化的改革仍是下一步的目標。對于國內煉油板塊來說,從不虧到具有國際性的競爭力才是發(fā)展的目標。因為市場化的國際成品油價格完全有可能降低進入國內市場的門檻。

  今年底,中國將開放成品油批發(fā)市場。此后,壟斷的煉油市場結構將直接受到進口成品油的沖擊。

  而對于政府來說,今后真正要解決的不是簡單地調節(jié)價格的高低,而是對石油市場的培育,讓市場發(fā)現價格,煉油資源得到優(yōu)化配置。這將注定油價改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林威)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